返回
位置: 首页> 来华留学动态

漂洋过海来兰大!

发布时间:2021-02-23 12:52 | 点击数:6597次


吉姆·尼尔森:

“学生与同事们的爱与尊重,让我想成为更好的人。”

肩背浅绿登山包,头戴运动鸭舌帽,鼻梁上架着遮阳、近视二合一的可翻盖眼镜,这是课余时间的吉姆·尼尔森老师的常见装扮。

年过花甲的吉姆·尼尔森虽已满头白发,却有时刻洋溢着热情的红润脸庞,满身的朝气让他看起来活力无限。

blob.png

右为吉姆·尼尔森

行世间,爱世人

吉姆·尼尔森是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开设跨文化交际、写作与口语等课程。他曾周游11国,在肯尼亚的部落进行教学,为海地居民讲授圣经,在美国讲授人类文化学,曾为专门研究世界上24000个民族的组织工作了12年。2017年,吉姆来到兰州大学,任教至今。

谈到自己周游世界的初衷,吉姆说:“我想这源自我母亲的影响。我的母亲爱着每一个人。其实直到我去到其他国家之前,我都没想过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但当我去过肯尼亚、海地,以及遇见中国的人们以后,我认定了这是一项能让我的生命圆满的事情。我的梦想,就是周游世界,遇见来自全世界的人。我认为你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东西,特别是异国的人们身上。”

热爱与人交往的吉姆奉守“爱人”的信念,与儒家思想“仁”不谋而合。事实上,吉姆热心钻研中国文化,对儒道思想、炎黄传说等如数家珍,还曾撰写了大量研究孔子的文章。

面对学生、朋友时活力充沛而热情的吉姆,也有着专属于个人的沉静时间。在每日的冥想中,他会细细回想一日所经、一生所爱。在风息鸟鸣、林木环绕的小亭中,结束冥想的吉姆睁开双眼,为生命的遗憾与幸福而落下眼泪。

学生们的爱,让我选择留在兰大

见到学生,吉姆常如重逢久别的故友,立马张开双臂,给出一个大大的温暖拥抱。他喜欢与学生们如朋友般相处,不愿意让距离感打消学生们开口说英语、放松与人交谈的念头。吉姆强调:“我在教学中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自信,我从来不贬低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多学生认为他们没有语言天赋,但那不是真的。语言就是一项技能,就像我小时候弹钢琴,我并不喜欢它,但老师逼着我练琴,所以我必须在一场比赛之前每天练习至少45分钟。结果是我在比赛中得了头奖,仅仅是因为我的大量练习。所以,学习语言唯一的途径就是练习,而你往往会在大量的练习中获得自信。”

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英语表达机会与空间,吉姆安排了每周一次与学生们的课外谈天时间,每次他都会准备好各类零食、咖啡和茶,免费提供给前来参与的学生。大家边吃边聊,听一听中美文化差异,聊一聊各自的逸事。谈及此处,吉姆悄声说到:“你知道,我是外籍教师中少数的开设officetime并真有学生前来拜访的,而不是孤零零地坐在办公室里,没有一个人来。”吉姆撇了下嘴角,比了一个可怜的表情,转而又弯着眼睛放声笑了起来。

问及安排课外谈天时间的缘由,吉姆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我喜欢和学生们在非课堂的氛围里聊天,这样学生们能够更轻松自由地发言。这是一些教学上的考虑,而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就是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起,我享受和他们交流的时间。学生们的爱与尊重,让我想成为更好的人、更好的老师。”谈到留在兰大的原因时,吉姆更是热忱说到:“噢,因为我爱我的学生们,我爱他们。这是我在别的学校所感受不到的动力,我在这里能够受到尊敬。我也爱我的同事们,他们是很棒的同伴。”


异国的兰州“本地通”


“每当我走在兰州街头,人们就会纷纷注视我,这时我就觉得自己像是珍稀动物,或者是大明星。”四年的生活经历,让吉姆早已习惯了人们好奇的目光,反而将此作为打趣自己的好素材。吉姆的确是这里的明星,登上白塔山顶后,坐在栏杆旁,边享受三泡台边与学生们玩着益智游戏的他不断受到人群围观,甚至有年轻的藏族僧侣好奇上前询问他的身份。吉姆大方又快乐地指着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兰州大学校园卡,用有些走调的中文发音说道:“我是兰州大学的英文老师。”这样的询问与介绍在一日之内重复上演,已然成为吉姆的每日生活缩影。

将跑步视为信仰的吉姆,曾跑过黄河沿岸,参加过兰州马拉松,更是登遍了兰州的大小山。每当朋友或昔日学生前来拜访,吉姆就喜欢带他们去爬爬白塔山、五泉山或是萃英山,从高处欣赏兰州的风光。吉姆说:“白塔山可能是我最爱的景点了,我喜欢身处高处的感觉,还可以喝到有‘一点点甜’的三泡台。”吉姆几番提起,自己非常喜爱三泡台那越泡越有、绵绵不绝的清甜。闲暇的日子里,他会和兰州本地家庭相约出游,或是和孩子们游戏,或是与当地农民一起吃吃农家菜,有时也会驻足街头观看老汉们下象棋,俨然是一位生活充实而闲适的本地人了。

吉姆有着能够与人跨越彼此语言隔阂而快乐相处的热情与友善,使他不仅看遍兰州美景,更收获了无数的异乡友情。


谭益友:

“我内心真的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与人民的一视同仁。”

谭益友是兰州大学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来自也门共和国。深邃的眼窝与乌黑的鬈发是他的独特标志,诚恳与认真是他对待事物的态度,而间或展露的灿烂笑容又传递着他与人相处时的善意与随和,正如他对自己中文名字的理解,“对朋友好”。

1614054616139096396.png

“中文是有历史和未来的语言”

这是谭益友来到兰大的第三年,此前他在兰州交通大学修习了一年汉语。虽然与人沟通已基本无障碍,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汉语水平不够好,平时乐于请教别人指出他在汉语词汇或语序上的问题,也热衷于积累成语和本地俚语。这种孜孜不倦的精进态度让他的中文表达处处暗藏惊喜。比如,当被要求用一个词概括兰州大学时,他答到:“海纳百川”,而对学习生活的概括,他的回答是“受益匪浅”。他还掌握了不少兰州本地俗语,像是“有牙没有锅盔,有锅盔没有牙”“不养娃不知道肚子疼”等等,这些生长自生活深处的俚语跨越国界遥相呼应,谭益友解释到,阿拉伯语中也有着含义相似的俚语,所以那对他来说并不难理解,“我喜欢中文,中文是有历史和未来的语言。”他说在自己真正投入汉语学习以后,发现中文并没有听闻中那样难学,汉语语法不复杂,承载着传统故事的成语学习起来也很有趣,初见时觉得字形奇特的汉字,现在看来也趣味盎然。

“在兰州大学读书是我的梦想”

谈到留学兰大的理由,谭益友说:“兰州大学是一所很伟大的学校,排名也是高高的。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也为我提供了奖学金,让我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兰州大学读书……”说到这里,他的双手比划了起来,歪着脑袋认真地思索词汇,“是我的梦想。”说完这句话,他眼睛亮亮的,点了点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虽然是谭益友喜欢的专业,但他认为自己的成绩还不够理想,语言的隔阂与专业自身的难度有时会使他苦恼。“但我的同学和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有一些我看不懂的题,同学会来帮助我,汉语上也帮助我好多。老师也对我很好,会让我去办公室问他们问题。”谭益友说道。

这三年来,谭益友感受着兰大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越来越美,每年都有新的楼,教育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我的舍友和我学习一样的专业,我是大三,他是大二,但我们看的课本已经不一样了,课程也不一样了。”

在亲身体验中国生活的同时,谭益友也喜欢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带到家乡与家人分享。他曾给姐姐和妹妹带回过汉服,也曾把筷子带回家教家人用筷子吃饭,平时还会通过视频向家人们展示兰州的景色。在也门共和国,兰州大学更是学生们常常提及的外国高校。

疫情下的温情这一年的留学经历中,令谭益友对中国力量与兰大力量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对疫情的迅速有序控制。“来中国三年,这一次疫情让我印象深刻。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我深知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风土人情,在华留学期间,更深感中国是一个极其热情好客的友好大国,中国的高速发展与中国领导人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在疫情期间体现得无微不至。我也感受到兰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我们外国学生的关心,老师们天天来宿舍看我们、查体温、给我们送口罩和食物,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让我很感动,很多在华留学生肯定也与我一样感同身受。新闻曾报道过有位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帕维勒是非洲首例在华确诊的留学生,他治愈出院后最深的感受是,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整个治疗过程很有秩序,富有温情,医护人员专业、敬业,每日的嘘寒问暖让他非常感动。当我看到这种报道时,我内心真的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视同仁,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我一直坚信中国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安全保护,我们都非常爱中国。”

最后,谭益友为兰州大学送上了祝福:“百载风雨淬炼,宛若凤凰涅槃。逝者如斯,兰大初心不变。光阴流转,孕育才子千万。知识在校园,薪火永相传。祝兰州大学越来越好,祝莘莘学子为国成材。”


苏雯:“我想要带‘苏’的名字。”

阿布:“来到兰大之后遇到的人特别好。”

1614054731279073938.png

1614054785873068427.png

左二为苏雯

苏雯来自马达加斯加,是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苏雯说,她的中文名字是大一的汉语老师为她取的,“因为我小时候很喜欢看中国的电影、电视剧,我听到的很多的剧里都会说‘苏’,我就和老师说我想要带‘苏’的名字,她就给我起了苏雯。”最让苏雯印象深刻的是成龙的电影以及《叶问》。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布同学同样就读于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今年大三。因为长长的原名,老师就着第一个音节的发音,为他取了读音相似的“阿布”为名。

因为孔子学院的学习经历,留学生同学们对中国武术都颇有了解。阿布和苏雯不仅看过不少中国武术电影,还都亲身学习过武术。阿布说:“练习中国武术,会让你的身心得到放松,你会觉得自己很酷很帅,像甄子丹一样。”如今苏雯也保持着锻炼身体的习惯,她会和朋友互相监督,一周去五次健身房,还因此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

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止于此,苏雯所在的班级有二十多人,苏雯说,“我们班会经常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唱歌。我们最常去的是西关十字那边的一家披萨店。”登山、赏黄河、逛夜市还有参观博物馆,这些游兰州的必备项目苏雯一个也没落下。尽管如此,课业压力依旧不小,苏雯也会时常向研究生朋友请教课程上的问题。

阿布提到,刚来中国时还没有接触那么多的中国人,口语练习不太充分,去餐厅吃饭连“餐巾纸”都不知道怎么说,但如今沟通交流都基本没有问题了。人们的友善是阿布如今对兰大、对中国最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觉得来到兰大之后遇到的人特别好,学院的老师特别好,你有什么问题的话会尽力帮助你,学校里的同学也特别好,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话大家都会非常热情。比如我刚刚不知道齐云楼在哪里,我在路上问一个同学,他就会说,‘走,我带你去。’中国人真的很好。

对苏雯与阿布来说,留学不是他们与中国结下缘分的开端,也同样不会是结尾。阿布说:“我妈妈以前在中国公司上班,对中国有很深的印象,她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想让我来中国留学。我本来对中国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但是开始学中文之后我就懂了,我喜欢中国。”现在,阿布的愿望是继续读研,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工作,留在中国。苏雯的父亲也因工作到过广州,还曾在中秋时节给她带过“像鸡蛋一样软软的、好吃的点心”。她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当一名老师或导游,苏雯正读高中的妹妹也希望将来到中国留学。


万红:

兰州的中韩文化交流使者

1614054918550022761.png

万红,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韩国籍教师。透过万红老师的成长轨迹,我们能够看到一位美丽青涩的女子,如何由不远万里、求知若渴的求学者,成长为感念栽培的文化交流使者,这位使者不仅将异域风土文化相钩连,更将爱留在这片土地上。

来到兰州大学以前,她曾留学中国,后作为韩国孔子学院的老师教授汉语。2010年9月4日,万红老师由韩国东亚大学赴兰州大学任教,这一来,便是十年。作为一名交流者,她也曾感到过落差,却在不断的学习与收获中由衷爱上了兰州大学,爱上这片土地。“后来呢,我在兰州大学博士毕业,看到了中国这么多的民族。我觉得这么多民族团结在一起,实在是太神奇了,而且到了西部才知道,中国有多大。我就在兰州大学又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万红老师感受到的,正如她的导师所言:“西部虽是一个物质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是在文化这个领域,它们的知识就像大海,你用瓢啊,永远是舀不尽的。”

初来乍到的万红老师,满心想着能为这里做些什么。当年玉树发生泥石流的消息传到万红老师耳中,她立马决定以东亚大学的名义捐款2万元,行动之果决令当时来访的外专局工作人员倍感惊讶。

万红老师始终在为中韩的文化交流身体力行。在兰州,中韩文化交流人才是极为稀缺而珍贵的,她以一己之力担起重任,为中韩学者的往来沟通打通渠道,既为兰大文学院、法学院等单位与众多韩国来访学者、领导的会见担任翻译与向导,还曾邀请韩国驻西安领事馆总领事在兰大进行讲座。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交流生也年年经由万红老师联系介绍。最为特别的是,她与韩国驻西安领事馆合作发起了一项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的清明前后,她都会带领着中韩两地的学生共同出行,登山植树,为兰州的群山添一抹绿意,让山间落满师生交流的欢声笑语。

私人时间里,她也不断播撒善良与爱。她曾为一名严重烫伤的兰州小女孩义务牵线搭桥,联系韩国植皮美容技术高超的医院为女孩完成了手术,还免去大笔医疗费用。她长时间的辛劳奔走,为小女孩带来了人生转机。曾因外表受歧视的小女孩,终于走出抑郁,考上了心仪高校。如今,她与小女孩的父母成为了至交。此外,她还曾为中国的高龄老人跨越国界寻找祖脉,找到了老人几十年未寻见的祖母的坟墓。愈接近目的地,愈能感受到“奶奶欢迎孙子的那种状态”时,大家都流泪不止。这是她永生难忘的记忆。

忆及此处,她说:“整整十年了,我非常欣慰。在交流过程当中,我们这些人、这些感情沉淀下来,这里的人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现在兰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电话:0931-8815305 / 8884258 联系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95号中山大厦1504室

Copyright © 2001-2019 gansuesc.com.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甘肃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中心 陇ICP备140005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