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举行吹风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就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关情况进行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韩保江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什么,突出优势在哪里,对下一步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许多制度安排。
他说,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有制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放在一起,统称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把这三个制度作为最主要的内涵来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和伟大创造。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
韩保江表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实践的结果。首先毫不动摇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非公经济不断做大做强。
他说,多种所有制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生态”。
在分配制度方面,韩保江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把分配问题放在社会建设里,但任何一个分配制度都是以所有制为依据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回归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韩保江表示,这能够体现劳动之外的其他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和作用,便于调动整个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为什么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韩保江解释,我们过去认为市场和计划两个都是方法和手段,但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选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套基本经济制度至关重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使我们形成了“三位一体”共同支撑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
他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跟生产力是相匹配的。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就证明,只有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才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带来了生产力发展、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魅力。